当前位置:菏泽市乐倍康消杀服务有限公司 >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出血热 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

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,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,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。在10月~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,称为秋冬峰;4~6月(或5~7月)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,称为春峰。 
今年登上热搜并引发恐慌的西安市,常年都是出血热发病高峰地市。出血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,包括接触传播、呼吸道传播、消化道传播、螨媒传播等。最常见的就是接触了携带病毒的动物排泄物(唾液、尿液、粪便等)而感染,或者是吸入空气中被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。 
感染汉坦病毒后,潜伏期一般为2~3周,随后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: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及恢复期。 
 
出血热临床经过及典型表现:
 
发热期
 
发热(38℃~40℃),三痛(头痛,腰痛,眼眶疼),全身关节痛,三红(脸,颈和上胸部发红)等
 
低血压休克期
 
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出现,患者表现为低血压,严重者发生休克
 
少尿期
 
肾脏功能受到损害,24小时排尿小于400ml
 
多尿期
 
肾脏损害逐渐被修复,尿量显著增多,病程第8-12日多见,持续7-14天,每日排尿约4000-6000ml
 
恢复期
 
肾功能的逐渐恢复,尿量减少到3000ml以下,但完全康复需要数个月的时间
 
 
虽然表现凶猛,但与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不同的是,出血热基本不会出现人传人,这也决定出血热疫情不大可能大范围传播。作为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,只要预防措施到位,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。其中,灭鼠、防鼠等工作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关键。
 
 
此外,野外工作场所要做好清洁卫生;注意个人防护和饮食卫生,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,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污染的食品。
 
宠物鼠尽量要从正规渠道购入 
 
在出现疑似感染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,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,针对出血热的不同临床阶段进行针对性处理。  
 
由于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感冒极为类似,因此常常被忽视,但拖几天就容易出现重症。因此,如果出现发烧、三红、三痛等可疑症状,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,应及早就医。早发现、早休息、早治疗,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。 
 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世界范围内对汉坦病毒以及出血热的认识已经有了大幅提升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,研究者在多种食虫寄主中发现了几种新型汉坦病毒,其致病潜力未知。且随着新宿主的被发现,汉坦病毒的地理分布也在更新,遥远如非洲也发现了几个新的亚种。
 
在许多国家目前都没有出血热以及汉坦病毒的报告,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并不存在,只是有可能仍未被发现。因此,汉坦病毒以及其引起的疾病,需要引起大众的了解和重视。 
 
出血热疫情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: 
第一,外界的环境因素。包括温度、降雨量、相对湿度、植被覆盖以及海拔等,这类因素主要影响鼠类生存密度和空气中汉坦病毒的浓度。
 
第二,人群和宿主的接触。该因素取决于人类活动,但调查发现,近10年以来,出血热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。这种变化与近年来推广开的环保措施、灭鼠、宣传及城市化等关系密切。上述措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类与鼠类的接触,也阻断了传染源传播疾病的路线。 
 
第三,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后出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概率。人类是否容易感染汉坦病毒,受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影响。大规模的人群免疫接种结果表明,我国研发的几种疫苗,保护率高达90%-100%。